상세 컨텐츠

본문 제목

주강일보 珠江日报 2007.06.10

Press

by realhwa 2011. 3. 7. 00:00

본문


■金生花身后的作品大多源自她的“佛山印象”。

韩国女孩的“佛山印象”

  在古老的南风古灶,一间青砖小屋中,一排人物陶艺塑像前面,一个女孩子正潜心创作。面前这个专注于陶艺创作的女孩来自韩国,为了学习佛山的陶艺,这个名叫金生花的韩国女孩只身来到这个异国的南方古城。
 
一波三折的陶艺之路
  金生花学陶艺已达10年,不过,她学陶艺之路走得并不是很顺利,可谓一波三折。
  金生花从小跟姑姑学油画,上大学时最初读的是油画系。一个学期后,她发现这个专业并不适合自己,于是退学重新参加高考,这一次她考上了雕塑系。在学雕塑的过程中,她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用泥土雕塑出人物,然而,从事雕塑创作,大部分是跟玻璃钢打交道。金生花做出一个决定:再次退学。通过第三次高考,她考上韩国宏毅大学陶艺系。这一次,金生花终于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专业,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地沉迷于陶艺艺术。本科毕业时,金生花又考上学校的陶艺研究生,继续深造三年。
  2003年10月1日,金生花背上行囊来到中国,在北京清华工业美术学院继续攻读陶艺专业的硕士。


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南下佛山
  在北京两年,金生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,并出色地完成了学业。在此期间,她了解到佛山的瓦脊公仔,“瓦脊公仔很写实,很有中国味。”金生花说,自己平时主要做人物陶艺作品,对瓦脊公仔很感兴趣。
  去年7月份毕业时,金生花不顾家人的反对,只身来到南国陶都佛山,继续追求心中的陶艺之梦。
  金生花来到有着500年历史的南风古灶,她住进了国际陶艺家村,树影婆娑,曲径通幽,南方古朴的青砖房屋……她打量着这个陌生而新鲜的环境,慢慢感受着这座南方小城,并将这座城市的印象及传统的陶艺融进她的创作中。

佛山印象皆化为手中陶塑
  在佛山的生活,成为她创作的灵感源泉,她的房间里摆放着几件作品,均是取材于在佛山的生活。
  《佛山的印象》是金生花的自画像,塑像中的女孩张口惊呼,脸上流露出惊恐而夸张的表情。原来,刚到南风古灶时,金生花住在一个小阁楼里,有一天早上,她睡眼惺忪,突然觉得肩膀上有什么小东西正在爬行,仔细一看,原来是一只蟑螂。“当时我吓坏了。”金生花说,后来她就根据这个题材创作出这件陶艺作品。
  作品《过生日》刻画了一个女孩独自过生日的情境,手上的生日蜡烛正在燃烧,女孩脸上却露出迷茫的神色,金生花说,第一次独自在佛山过生日时,想起未来突然感到很迷茫,于是创作了这件作品。《在佛山》塑造了一个鼓起腮帮子吃东西的女孩,头上耷拉着一个兔子耳朵。金生花笑着说,刚到佛山时,魏华等陶艺大师非常热情,经常请她下馆子,美食当前,每餐她都撑得嘴巴鼓鼓的。“韩国人将已经饱食,吃不下去但又继续吃的人比喻为兔子,我觉得那段时间我变成兔子了。”

借鉴瓦脊公仔技艺表现韩国战争题材
  到佛山大半年了,金生花已跟佛山很多陶艺大师交为朋友,她不时会找南风古灶、美陶厂的陶艺大师,跟他们交流,请教石湾公仔的技艺。
  祖庙的瓦脊公仔深深地打动了金生花,她揣摩了很多次,决定吸取瓦脊公仔的艺术形式,塑造韩国历史战争场面的群体人物。她将这个大胆的尝试付诸行动,借鉴瓦脊公仔的艺术因素,完成了大型陶塑创作———《战争的故事》。创作期间,金生花经常请教陶艺大师们,他们的指点与交流给了她很大的启发。
  采访的时候,金生花的心血之作———《战争的故事》已顺利入窑煅烧。她感慨地说,在佛山的半年多时间里,收获非常大。
  虽然家里人一直在催金生花回国,不过,她希望继续留在佛山,学习这边的文化,学习石湾公仔的技法,她说,自己目前正在收集关于石湾公仔技艺方面的理论资料。


관련글 더보기